仰韶文化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译界“老黄牛” ——渑池籍著名的翻译家张瑞亭

发布时间:2021-02-20 点击量:2280 来源:原创

张瑞亭(1925—1993),渑池县马岭村人(今属仰韶镇),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入党。曾任《中苏友好》杂志和《中苏友好报》编辑、编辑室副主任,中苏友协总会宣传科科长、宣传部副主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编审、编审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参加革命

张瑞亭1925年9月出生于马岭村的一个地主家庭,生活条件优裕,小时候在当地的私塾里上学。因为学习成绩优异,1941年被送到河南省开封市高中读书。1942年,在校期间,参加了进步学生团体,接受了进步思想教育,倾向革命。1945年3月,张瑞亭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俄语专修科(后改为外文系俄语组)。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华民国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大学。1946年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新青社(即新民主主义青年社,1945年初在重庆成立的社团,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统治区进步青年的秘密组织)。1948年,张瑞亭在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于学生革命运动。1949年5月,南京解放后,张瑞亭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

编印报刊

1949年7月,中苏友好协会发起大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8月,张瑞亭调北京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中苏友好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苏联的友好组织,1949年10月正式成立)工作。期间,任《中苏友好》杂志和《中苏友好报》编辑、编辑室副主任。《中苏友好》杂志从创建以来,杂志就围绕着宣传“中苏友好”和介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成就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由于杂志出版周期长、文章理论性强,不能适应新闻快捷的要求,中苏友好协会需要有一块新的阵地,宣传苏联的社会主义成就,传播和介绍苏联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张瑞亭等人编辑发行了《中苏友好报》。后来两个报刊停办,张瑞亭担任中苏友协总会宣传科科长、宣传部副主任。1965年8月,张瑞亭调至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直属于国务院,1968年撤销)工作。“文化大革命”前期,张瑞亭受到冲击,所做的工作被迫中断。

编译马列著作

1973年8月,张瑞亭调至中共中央编译局工作。在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主持编辑出版了《斯大林选集》(两卷本)和《斯大林文集》,参加了《列宁全集》第二版、第三版的译文校订工作。1984年起,负责审订《列宁全集》第二版(60卷)的注释工作。1983年被评为副编审,1987年晋升为编审。张瑞亭多年来共校改了300余万字的注释,白天黑夜连轴转。期间,手脚两次骨折,也不休息。注释工作是很艰辛的,比较琐碎和枯燥,张瑞亭一条一条审看、遇到疑难和同事们一起核实。为了注释、索引的准确完备,张瑞亭和同事们核对了不同版本,所涉人名一直调查到笔名、化名、绰号,仅列宁的名字就达148个之多。他们制作了大量卡片,还编写出版了140多万字的《列宁著作资料汇编》、50余万字的《列宁著作典故》,编发了近100期《译名通报》。《列宁全集》的编译工作是在没有稿费的情况下开展的,直到1990年,《列宁全集》第二版全部出齐后,编译团队才拿到了稿费。张瑞亭虽身为编译团队的“功臣”,也只领到五六千元钱。

译界“老黄牛”

张瑞亭生活俭朴,从不讲究吃穿,一心扑在工作上。他长期从事编译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风严谨,知识渊博,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踏实细致,一丝不苟,呕心沥血,在工作中付出艰辛而惊人的劳动。张瑞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热心指导和帮助后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公认的中国译界“老黄牛”。 1990年,张瑞亭离职休养。从1992年起享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5月30日,张瑞亭因癌症在北京溘然长逝。他把全部精力和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崇高的翻译事业,在发展中国社会科学事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在生前留下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要遗体告别,一切从简,体现了一个老翻译家的高风亮节。 

参考资料:《渑池县志》(2006年版),《光明日报》通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2011年06月28日第1版)

撰稿:张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