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发布时间:2021-02-19 点击量:13229 来源:原创
渑池县农业发展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原始的农业,在仰韶村和班村的考古发掘中出土有大量的炭化粟就是仰韶时期的农作物种植的实物例证。
渑池地处中原腹地,又通东西官道,从先秦以至民国,战祸连年,灾害频仍。当地人民在治平年代,仅能果腹。一遇战争和自然灾害,人民就背井离乡,逃荒要饭,颠沛流离,生不如死,十不存一。从当地众多家谱反映其始祖多为洪洞县移民,足以说明古代渑池境内原始居民多不存在的情况。
渑池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土地多贫瘠,生产力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共产党和人民的领导下,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1958年的“大跃进”和随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搞集体福利,大力公办食堂等,打乱了农业生产秩序,农产品产量下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农村泛滥开来。1966年至1978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陷入“干部敲钟,社员上工,干活打呼隆,分配一拉平”状况,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水平中徘徊。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渑池农村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后,进行了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对农业生产进行分区指导,走“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农业生产之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渑池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烟叶、油料、果品等经济作物,发展猪、牛、羊、鸡等畜禽养殖业,农业生产水平连年提高。
1986年后,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小康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一优双高”(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道路,把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作为主线,注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质量和农业效益全面提高;同时,搞好土地延包、减轻农民负担、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八七”扶贫攻坚工作,至1997年,渑池初步实现了整体脱贫,改变了渑池整体的经济水平。培育了粮食、畜牧、烟叶、林果、食用菌、蔬菜等产业,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2000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82481万元(当年价),粮食作物总产量16099万公斤,大牲畜年末存栏10300头,生猪年末存栏246800头,山绵羊年末存栏112700头,家禽年末存栏271.3万只,肉类总产量21626吨,禽蛋总产量16219吨,蔬菜总产量55000吨,农业机械总动力233200千瓦。
2001年后,渑池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省、市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工作的部署,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板块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推动了全县农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并实施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新思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壮大乡村经济为目标,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业基础地位,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劳务经济为重点工作,立足一乡一品、一乡数品,坚定不移地做大产业,加速向市场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五年来,农村工作呈现如下特点: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党支部得到整顿和加强,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村民依法自治,连续进行了五届村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增强了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意识;农村扶贫开发强力推进。继1997年实现全县整体脱贫之后,2001年后又开展从技术、资金、信息各方面,扶助个别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贫困人口减至2005年的3.3余万人,仅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同时,实施农村综合开发,2004年全市首家搬迁式扶贫开发在渑池坡头乡成功实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有各类技术协会118个(会员1.1万人),成为科技致富的领路者;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在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产量取得了“十五”计划以来最高水平,单产达261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等农村政策得到落实。退耕还林、荒山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绿化造林成效显著,2001年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获“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先进单位”称号,农田水利建设也连续四年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奖杯;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以烟叶、畜牧、蔬菜、辣椒、林业和中药材特色支柱产业为重点,建设了四大农业基地:以笃忠为中心的3.5万亩朝天椒和6000亩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以洪阳为主的5000亩温棚菜生产基地,以西阳、坡头为中心的5.5万亩中药材基地,初步形成特色经济板块。畜牧业继续走“公司+农户”的路子,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总数达80个,主要有畅翔肉牛育肥厂、豫芃草业有限公司等,规模养殖专业村达141个。
劳务经济初具规模。依靠县劳动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每年发布可靠的劳务输出招工信息。2004年2月,首批劳务输出人员成行,开始了有组织、有规模的外出务工行动。仅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就达4.2万人,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主要务工地在广州、深圳等地。
2019年,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推进精准脱贫。开展“大排查、大整改、补短板、强基础”专项行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双十百千万工程”,强化易地搬迁后续管理,完成2495户6371人脱贫、25个贫困村退出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0.89%,实现大头落地。狠抓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整治取缔76家物料堆场、30家“散乱污”企业,完成“双替代”取暖1.6万户,PM10、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26.5%和20.3%。河长责任制有效落实。“四水同治”工程全面铺开,“一河两沟”顺利开工,涧河吴庄断面达标率100%。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12.5万亩。实施生态修复“百千万”工程,治理矿山3332亩。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全面完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注重超前管控,坚持精准施策,分类处置各类重大风险。偿还政府债务本息1.89亿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开展企业纾困帮扶,清理拖欠企业账款2622万元。构建金融风险联防机制,非法集资涉案资产快速处置。农商行不良贷款联动清收,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实乡村振兴步伐。提升产业化水平。“双椒一药”总面积突破45万亩。鑫地牧业生猪育肥、裕丰养殖等项目建成投产。烟叶税实现2316万元,增速全市之首。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7个。新发展家庭农场15家。注重品牌创建。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渑池丹参”等6个产品入选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渑池柴胡”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豫丹参1号”成为省定渑池专用品种。成功举办“丰收渑池·出彩仰韶”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改善乡村面貌。省美丽乡村示范县项目10个村基本建成。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10个,评定“四美乡村”65个、“五美庭院”6000个。深化“一户多宅”治理,绿化拆除空地642亩,建设游园28个。户厕改造有序实施。深化农村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顺利完成,张村、仁村改革模式受到农业农村部高度评价。全县223个村集体经济实现“破零”。大棚房疑似问题图斑全部复垦。改建农村公路54.5公里。互联小镇电商园建成运营。